一、举办系列说课活动,提升职教师资数字化发展能力
学会紧盯科技前沿,以数字化说课活动为载体,围绕推动职业教育新版专业目录落地落实,聚焦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缺口,推动专业链(群)对接高端制造业、对接先进制造业集群、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技术数字化场景“倒逼”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具备数字化发展能力的职教师资,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自2019年7月5日至2022年6月17日,已连续举办19届“说专业·说课程·说专业群·说教材·说场景”研讨会,主题涵盖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数字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智慧农业、微电子等领域,共有来自全国千余所院校的3万余名一线教师参与,累计50余万名教师在线学习,直接推动87个专业群、127个专业、200余门课程及数十部教材的数字化转型,将新技术精准落在专业改造和课堂教学上,在职教战线引发热烈反响,为推动职业教育服务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供了广泛交流和示范引领平台。
二、开展前沿技术培训,引领职教师资紧盯科技进步
瞄准强国建设目标,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服务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绿色化发展,学会联合华为、科大讯飞、海尔集团等行业头部企业打造前沿技术系列培训,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新材料、集成电路、数字经济等领域,及时将新技术、新产业、新职业等纳入培训内容,自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共举办15期前沿培训,线上线下一万五千余名教师参训,开阔教师视野,引领职教师资紧跟科技进步和产业优化升级。课后,整理汇编学员学习体会7万余字。学会领导分别作题为《科技自立自强:职业教育历史担当》《新版职教专业:推进产业数字化教育举措》《建设智造强国:职业教育服务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绿色化发展》《微电子产业发展: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等学术报告,培养国家紧缺技术技能人才,担当职业教育服务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
三、积极建言广泛呼吁,助力解决职教师资短缺问题
构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国家职教教师教育体系,加快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能力强”的工匠之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服务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战略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着力点。学会积极推进呼吁“聚焦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国家工匠之师培养基地”,针对职业教育教师缺口较大、职业教育教师补充困难、职业学校教师学历层次不高等问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统筹考虑设立国家工匠之师培养基地专项资金、重点在高水平一流大学和领军行业企业建设一批国家工匠之师培养基地、支持高水平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国家工匠之师培养基地等举措,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制造强国贡献智库型学会的智慧和力量。
四、深化产教科融合,服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会与教师工作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聚焦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点任务,在完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全面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和实训能力、推动新技术背景下职业教育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等8个方面开展深入合作。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教师工作司主办的国际“双元制”职业教育专题培训班、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在线培训示范班、“开启新征程:解读落地新专业”等培训班中,鲁昕会长分别作题为《新经济、新技术、新融合、新双元》《新蓝图新技术新专业》《职教新版专业:“十四五”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落地举措》等学术报告,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近两万名教育主管部门领导、院校长和创新团队骨干教师参加了线上线下参加学习。与教师工作司、中国科学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电子学会等合作,搭建“青年教师+青年科学家+企业技术专家”双师型教师人才库,着力培育“工匠之师”。
2022年7月28日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协会